大棚又稱塑料薄膜大拱棚,用竹木、鋼材或鋼管等材料支成拱形或屋脊狀骨架,覆蓋薄膜而成的保護設施。大棚的整體形狀與中棚、小棚一致,但面積大。大棚屬于較大型的設施,一般占地300平方米以上,棚高2~2.5米,連棟大棚高可超過3米,寬或跨度8~15米,長30~60米不等
大棚按設置形式不同,分為單棟大棚和連棟大棚兩種類型。
(1)單棟大棚 單個大棚獨立設置。以竹竿、鋼架、混凝土構件等組裝而成。大部分單棟大棚的棚頂為拱圓形,少數呈屋脊形。單棟大棚面積多為300平方米或600平方米,不可過大,亦不可過小。單棟大棚除特殊用途外,均南北向延長,以便于采光均勻,作物生長一致。單棟大棚根據立柱的有無又分有立柱和無立柱大棚兩種。
(2)連棟大棚 為多棟大棚連接設置的拱圓形大棚。連棟大棚每棟的跨度一般在4~12米之間,高度3~5米,總面積幾千平方米,甚至幾萬平方米。
連棟大棚覆蓋面積大,土地利用率高,棚溫穩定且高。但連棟大棚的設置特點也決定了其采光量較單棟差,高溫時通風困難,易形成高溫、高濕危害,病蟲害較重等特點。生產上應注意通風降溫、降濕,設計上應有足夠的通風口。
由于大棚的空間較大,加之大棚不適宜進行草苫覆蓋,所以大棚內多進行多層覆蓋以增加保溫能力。多層覆蓋有多種形式,如地膜覆蓋,大棚內加蓋小拱棚,小拱棚上蓋草苫,大棚膜實行雙層覆蓋,大棚膜下加蓋保溫幕等方式進行保溫防寒,以避免夜溫過低。
據黑龍江省試驗,早春在大棚內加蓋小拱棚,大棚內氣溫1.5℃時,加蓋的小拱棚內氣溫為5.5℃,增溫達4℃,平均增溫2~4℃;吉林市郊區雙層膜大棚的低氣溫比單層膜高5℃左右;北京市在覆蓋草苫的中棚內加蓋小拱棚,1月份于日出前觀測,可提高棚溫5℃;濟南市大棚內加蓋有草苫覆蓋的小拱棚黃瓜比沒有小拱棚覆蓋的黃瓜提前8天上市,前期產量提高25%左右